[摘要]展望2023年,醫藥板塊的機會看兩大關鍵詞,一是“抗疫”,二是“疫后”。
展望2023年,醫藥板塊的機會看兩大關鍵詞,一是“抗疫”,二是“疫后”。
一方面,“抗疫”相關產品和抗感冒藥物及其產業鏈仍有望受益,包括業績確定性高的抗感冒類藥物(含中醫藥)、零售藥店、制氧機等家用器械、抗原檢測等。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增強,藥店渠道防疫相關藥品需求增加。制氧機、抗原檢測、疫苗序貫接種作為抗疫重要部分,相關標的也有一定程度受益。
另一方面,“疫后”有三條主線,一是疫情緩解后需求恢復的四類企業:以醫療服務、醫美為代表的消費醫療,科研服務,臨床CRO公司,以及出口導向性公司;二是“疫后”門診和住院量回補,院內藥械、IVD板塊剛需放量。重點看好三個方向:圍手術藥品、體外診斷、高值耗材。手術恢復+重癥增加,圍手術藥品三劍客麻醉+鎮痛+腸外營養尤為受益。國產化學發光在DRGs背景下放量加速。此外,院內相關手術高值耗材將迎來高速發展;三是創新藥板塊。
在新政策驅動下,醫藥創新升級成為行業和資本市場共識。高質量創新、國際化將成主旋律,中國已經誕生可以躋身全球創新藥產業鏈的biotech(早期分子license out),得益于國內基礎科學的工程師紅利,未來會越來越多,同時還需要企業具備全球開發甚至商業化能力。隨著國內創新升級以及國際化,研發投入預計將會快速加大;在收入端受到國內醫改深化的影響下滑之下,創新型企業的估值模式應作相應的調整。
一方面,“抗疫”相關產品和抗感冒藥物及其產業鏈仍有望受益,包括業績確定性高的抗感冒類藥物(含中醫藥)、零售藥店、制氧機等家用器械、抗原檢測等。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增強,藥店渠道防疫相關藥品需求增加。制氧機、抗原檢測、疫苗序貫接種作為抗疫重要部分,相關標的也有一定程度受益。
另一方面,“疫后”有三條主線,一是疫情緩解后需求恢復的四類企業:以醫療服務、醫美為代表的消費醫療,科研服務,臨床CRO公司,以及出口導向性公司;二是“疫后”門診和住院量回補,院內藥械、IVD板塊剛需放量。重點看好三個方向:圍手術藥品、體外診斷、高值耗材。手術恢復+重癥增加,圍手術藥品三劍客麻醉+鎮痛+腸外營養尤為受益。國產化學發光在DRGs背景下放量加速。此外,院內相關手術高值耗材將迎來高速發展;三是創新藥板塊。
在新政策驅動下,醫藥創新升級成為行業和資本市場共識。高質量創新、國際化將成主旋律,中國已經誕生可以躋身全球創新藥產業鏈的biotech(早期分子license out),得益于國內基礎科學的工程師紅利,未來會越來越多,同時還需要企業具備全球開發甚至商業化能力。隨著國內創新升級以及國際化,研發投入預計將會快速加大;在收入端受到國內醫改深化的影響下滑之下,創新型企業的估值模式應作相應的調整。